想做導演,進劇組很重要,讀電影學院很重要,有豐富的現場經驗也很重要(至少跟過三個組吧,在導演組當個場記,在攝影組當個小助,現場剪輯也是新人經常幹的活兒)。
不過,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忽略了一個最最最重要的導演基本功。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這個基本功,哪怕你是南加州或紐約大學導演系畢業、根正苗紅、一出校門就能跟大劇組做執行導演(基本不可能,除非你爸爸是弗朗西斯·科波拉),也是不可能做一個成功導演的。
這個基本功就是:拉片,俗稱看電影。導演拉片和一般人看電影最大的不同,是看的更認真、帶著問題看、經常反複看。除此之外,拉片跟看電影其實是一回事。
你完全無法想象國內電影圈子的拉片氛圍有多淡漠。無論是學生還是專業人士,導演還是演員還是職員,能夠養成良好拉片習慣的少之又少。
很多人讀了四年電影學院,拉片量居然沒超過1000部。這是甚麼概念,這意味著在讀書期間平均每天看不了一部電影,這書是怎麼讀的?
舉三個天神級導演的例子:馬丁·斯科塞斯,讓·呂克·戈達爾,昆汀·塔倫蒂諾。這三個人分別代表名導演出身的三個類型。
老馬丁是典型的學院派,至今還在教書;戈達爾是非科班出身的知識分子;昆汀就是個高中輟學的小混混。他們都有拿的出手的作品,威望都很高,你知道他們的共同點是甚麼嗎?拉片。
老馬丁號稱地球上看電影數量最多的人,他的拉片數可能超過了3萬部,這意味著在他的一生中平均一天要看一部電影(反複看的不算)。
戈達爾在拍攝第一部電影之前,在巴黎的咖啡館裡面廢寢忘食的看電影,尤其是美國電影。
昆汀在錄像帶租賃店工作的時候,就看過至少7000部電影,人稱錄像帶小子。他們能成為一代大師,靠的都是非常豐厚的看片量,而且是甚麼片都看。
導演是一個技術職業,更是一個綜合性職業。電影甚麼地方不好都是導演的錯,甚麼地方沒達到預期都是導演的問題(經費不足除外,那是制片人的問題)。
優秀的導演必須是一部活的電影百科全書,他的頭腦裡不儲存5000部以上的各類電影,是當不成這個百科全書的。
尤其是在你的演職員看片量普遍較少的情況下,你更是要充當這個主心骨,用你強大的閱历來指引他們前進。
對於新導演來說,要想出頭,必須出奇出新。就算你的第一部電影是只有30萬元預算、劇情簡單、美術布景簡陋、由非專業人士出演的電影(我的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小武》),你也要抓住一切機會,給觀眾和影評人看一些「新的東西」。
問題在於,甚麼是「新的東西」呢?
如果你沒有看過人類历史上的大部分經典電影和近年來的大部分熱門電影,你怎麼知道哪些東西是別人已經用過的甚至用爛的?
很多新導演以為自己是先鋒派、實驗派,其實連一個資深影迷都可以完爆他,因為他想表達的東西可能早在50年前就爛大街了。
這就是看片量太少的禍患。
個人認為我的看片量不算很大,在業內人士中算不了甚麼。不過,我覺得,如果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導演,至少要看完如下的電影:
- IMDB TOP 250, 這個是底線了,如果TOP 250都看不完,勉強能算個偽資深影迷,導演還是別當了。
- IMDB每個Genre裡面的Top 50, 與IMDB Top 250大約有50%的重合度,這個也是底線了。
- 有史以來三大節的所有金獎電影,即金棕櫚獎、金熊獎和金獅獎得主,加起來大約200部,要求也很低了;事實上建議把銀獎電影也看了。
- 有史以來所有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剪輯獎得主電影,因為以上獎項經常有重曡,加起來估計也就300-400部。
- 專業協會或電影雜志評選的历史最佳電影,例如AFI百年百大,包括各個類型的Top 10或Top 20. 其中跟以上四類電影都不重合的,估計最多幾十部。
- 历史上公認的大神級導演的全部電影,例如希區柯克、黑澤明、塔可夫斯基、戈達爾……等等等等。這個檔次的導演的電影你要是有一部沒看過,真不好意思跟人說自己是導演。
- 有重要影嚮力或历史地位的華語電影,包括民國片、大陸片、港片和臺片,可以參考國內資深影評人開列的片單,也可以根據華語大神級導演來選片。
- 近年來票房成功或有重大文化影嚮力的商業巨片,哪怕藝術上不成功、惡評如雲,都應該看,可以了解電影技術和流行文化的發展趨勢。
以上8個類型看完,估計怎麼說看片量也上3000了,這算是完成了第一步積累吧。其實是很累的,因為如果你要跟劇組,一年至少要出差8-9個月,還剩3-4個月的自由支配時間,每天看2部電影,一年也就積累200部左右。
所以,看電影要趁著學生時代看,趁著自己有閑的時候看,見縫插針的看。實在沒時間的話,在iPad裡面多裝一些電影,在地鐵或飛機上看。給自己訂個目標,一年700部電影,平均每天2部,不看完不準睡覺。
這樣大約用4年時間可以完成當導演的基本素養積累,用10年時間可以達到昆汀·塔倫蒂諾出道前的看片量。
當你完成最基本的3000部看片量之後,可以開始看一些經典小眾或邪典電影,以及雖然優秀但是历史知名度不高的電影,包括早期默片。
你會聽到很多聞所未聞的導演名字,目光也會更多地投向東歐、拉美、西亞乃至非洲等地區,而不是單純停留在電影發達國家。
可能你會質疑這樣廣泛看片的意義,但是當昆汀·塔倫蒂諾在錄像帶租賃店裡面百無聊賴地看港片《龍虎風雲》時,他也沒有想到這部電影會最終成為他的成名作《落水狗》的藍本。
想學導演,重在積累!如果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們對導演這行有興趣,不妨早點積累拉片量!不管是動作大片還是文藝小清新,不管是最新電影還是黑白默劇,不管是奧斯卡大獎電影還是萬人謾罵的糞作,我們都能在拉片的過程中有所感悟哦!
以上是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攝影師的經驗分享
《盜夢空間》 2010
導演: 克裡斯托弗·諾蘭
豆瓣:9.3
諾蘭給了我們一場無法盜取的夢。
電影《盜夢空間》源自於導演克裡斯托弗·諾蘭基於一個關於「借由分享夢境空間探索人的想法——進入夢境且分享夢。賦予你能力進入某人的潛意識」的概念。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2012
導演: 克裡斯托弗·諾蘭
豆瓣:8.8
諾蘭就是保證。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由始至終,帶領著觀眾進入當中人物的處境裡,跟隨著他們的每一個步伐。克裡斯托弗·諾蘭替整個《蝙蝠俠》三部曲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
《星際穿越》2014
導演: 克裡斯托弗·諾蘭
豆瓣:9.3
《星際穿越》代表了導演兼導演克裡斯托弗·諾蘭所期望的更多激動人心,發人深省,視覺上燦爛的電影制片人,即使其知識淵博超出了人們的理解範圍。探索了「科學與信仰以及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關系,並「說明了這些領域之間真正的共生關系」。
《被解救的薑戈》2012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豆瓣:8.7
暴力,血腥和風格大膽,《被解救的薑戈》是昆汀·塔倫蒂諾的又一傑作。(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
《被解救的薑戈》充滿奇聞軼事的奧德賽結構的電影,或許會被人認為是一部負氣之作,但是昆汀·塔倫蒂諾卻用了一種舉重若輕的方式來處理這麼沉重的題材。
《複仇者聯盟》2012
導演: 喬斯·韋登
豆瓣:8.8
就像由重構零件構建的卓越,最先進的糢型一樣,喬斯·韋登機智且富有娛樂性超級英雄翻覆是一個複雜的秩序逃避現實,擁有一個色調保證和豐富幽默的儲量是抵消潛在的笨拙,這143分鐘的團隊起源的故事難免公式化方面。
《華爾街之狼》2013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豆瓣:7.9
有趣,自我指責且對錯誤毫不客氣。《華爾街之狼》發現了馬丁·斯科塞斯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感染力。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5
導演: J·J·艾布拉姆斯
豆瓣:7.2
足夠的風格,愛心和關懷,對任何自以為是粉絲的人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
熟悉的面孔和新鮮的血液成功地喚回了該系列的昔日榮燿,同時又註入了新的活力。這既是前三部電影的敘述性進展,又是精明而深情的下一代重啓。固然荒謬而又富於戲劇性和感性,但是卻充滿了活力和自身的活力。(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
《消失的愛人》2014
導演: 大衞·芬奇
豆瓣:8.7
可能不是完美的電影,但它是完美的改編。
由大衞·芬奇無可挑剔地指揮,並由他的團隊精心制作。巧妙地從頂部的兩個部分投射到最小的講話部分,顯示了非凡的成就。電影制片人很好地匹配了即將發生的事情。
《地心引力》2013
導演: 阿方索·卡隆
豆瓣:7.9
一部怪異而緊張的科幻驚悚片。
這部電影結合了精神主題或存在主題,包括斯通女兒的意外死亡和毫無意義的死亡,以及在面對巨大的困難時召喚生存的意願,沒有未來的確定性,並且無法從沒有發現這種意志力的個人解散。發生災難,但只有幸存的宇航員才能看到。(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2011
導演: 大衞·葉茨
豆瓣:8.8
一場可怕的對決,善惡之間的戲劇。
一座巨大的電影院,布滿華麗的色調,並傳達著終極的資訊,將引起每一位年幼的觀眾的共鳴:我們所有人都有黑暗,但我們可以克服它。結局讓人產生了敬畏和莊重的感覺。
《玩具總動員3》2010
導演: 李·昂克裡奇
豆瓣:8.8
固執,愚蠢的東西被稱為愛。
《玩具總動員3》巧妙地融合了喜劇,冒險和情感,是罕見的第二部完美的續集。這部電影講述了長達15年,一群愚蠢的塑料垃圾的冒險。這也是對損失,無常和崇高的長期沉思。
《火星救援》2015
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
豆瓣:8.5
直截了當而激動人心的生存與救援冒險。
《火星救援》它會重燃人類探索太空的渴望,它將激勵新一代宇航員的誕生。觀看達蒙的太空獨角戲是種享受,在他的詮釋下,主人公馬克火星求生的奇跡很有說服力。(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
《黑天鵝》2010
導演: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豆瓣:8.6
藝術完美的隱喻。
《黑天鵝》是一種內在的愉悅之感,是一部拍攝精美,視覺複雜的電影。可能會因精神疾病與令人身體疲勞,精神麻木的混合而感到膽怯。但對其華麗的圖像和兩位競爭對手之間的激烈競爭是不可抗拒的。
《爆裂鼓手》2014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豆瓣:8.7
關於音樂的作品,同樣表現出對音樂和角色的熱愛。
影片的序幕不是在圖像,而是在聲音中緩緩拉開。在一陣越來越激烈的鼓聲之後,鏡頭才轉至一個年輕人,他正激情澎湃地敲擊著架子鼓。這一幕向我們展現了主角的音樂天分和演奏激情。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
導演: 韋斯·安德森
豆瓣:8.8
展現電影對懷舊的探索。
這是安德森的一個經典內在主題。《布達佩斯大酒店》的世界充滿了懷舊的向往,其中的角色延續著「他們不屬於的時代的幻覺」,與其說是浪漫化,不如說是消失的時代的重獲。(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
《荒野獵人》2015
導演: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
豆瓣:7.9
一個人的生存史詩般的冒險以及人類精神的非凡力量。
在未知的美國荒野中,傳奇探險家休·格拉斯被一只熊殘酷地攻擊,並被他自己的狩獵隊成員殺死。為了生存,格拉斯忍受了難以想象的悲傷以及背叛了自己的知己約翰·菲茨傑拉德。在純粹的意志和家人的指引下,格拉斯必須度過一個艱難的冬天,不懈地追求生存和尋求救贖。
《糢仿游戲》2014
導演: 莫滕·泰杜姆
豆瓣:8.7
憑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出色的主演表現,闡明了其基於事實的故事,《糢仿游戲》是「聲望傳記」類型的出色制作作品。
《x戰警:逆轉未來》2014
導演: 布萊恩·辛格
豆瓣:8.2
迄今為止最偉大,最完整和令人驚訝的X戰警電影。《x戰警:逆轉未來》結合了該系列的最佳元素,創造了令人滿意的快節奏,躋身最優秀的作品之列。
《馴龍高手》2010
導演: 迪恩·德布洛斯 / 克裡斯·桑德斯
豆瓣:8.7
擁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動畫,令人驚訝的戲劇、深度的劇本以及激動人心的3D場景。
這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動作冒險傳奇,帶有令人振奮的3D動畫,一部巧妙的喜劇與機智的對話,一部故事片,深度令人驚訝還有一個人與動物之間友誼的甜蜜悽美的故事。(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
《國王的演講》2010
導演: 湯姆·霍伯
豆瓣:8.4
一部出色的历史戲劇,也是一部有影嚮力的個人戲劇。
它的視覺風格,藝術指導,劇本,導演,配樂和表演受到電影評論家的廣泛好評。其他評論員討論了影片對历史細節的表現,特別是溫斯頓·丘吉爾對退位的反對的逆轉。
《金剛狼3:殊死一戰》2017
導演: 詹姆斯·曼高德
豆瓣:8.3
它成為X戰警系列中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許多評論家都將其視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並被國家評論委員會選為2017年十大電影其中之一。
《為奴十二年》2013
導演: 史蒂夫·麥奎因
豆瓣:8.1
史蒂夫·麥奎因的電影講故事的內容更接近1970年代對奴隸制的剝削曝光,如曼丁哥和再見,湯姆叔叔。除了麥奎因不是施洛克梅斯特的轟動分子,而是不屈不撓的藝術家。
《社交網路》2010
導演: 大衞·芬奇
豆瓣:8.1
大衞·芬奇的電影具有罕見的品質,《社交網路》劇本無可挑剔,導演精美,並有出色的表演,是現代電影制作中最好的一個引人入勝,雄心勃勃的例子。
《頭腦特工隊》2015
導演: 彼特·道格特 / 羅納爾多·德爾·卡門
豆瓣:8.7
《頭腦特工隊》有史以來收視率最高的動畫電影之一。其富有創造力,動畫效果出色且功能強大,是現代動畫經典的皮克斯的又一出色補充。
《囚徒》2013
導演: 丹尼斯·維倫紐瓦
豆瓣:8.1
《囚徒》是一個構思精巧的驚悚片,影片講述一個小鎮子上6歲幼女和同伴被人綁架,負責調查案件的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偵探,經由他手的案件全部破獲。(關註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幹貨)女孩的爸爸(休·傑克曼)是個木匠,篤信《聖經》,也是個獵鹿好手,性格沖動,他對警方不抱任何希望,決定撇開法律單獨行動,一系列的機緣巧合,案件終於破獲。
剩餘25部小編整理成了片單:
導演: 丹尼斯·維倫紐瓦 豆瓣:7.8
27、《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
導演: 李安 豆瓣:9.1
28、《鳥人》2014
導演: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 豆瓣:7.9
29、《逃離德黑蘭》2012
導演: 本·阿弗萊克 豆瓣:8.3
30、《亡命駕駛》2011
導演: 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 豆瓣:7.3
31、《環形使者》2012
導演: 萊恩·約翰遜 豆瓣:6.9
32、《敦刻爾克》2017
導演: 克裡斯托弗·諾蘭 豆瓣:8.4
33、《她》2013
導演: 斯派克·瓊斯 豆瓣:8.4
34、《八惡人》2015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豆瓣:8.5
35、《愛樂之城》2016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豆瓣:8.4
36、《逃出絕命鎮》2017
導演: 喬丹·皮爾 豆瓣:7.7
37、《機械姬》2014
導演: 亞历克斯·加蘭 豆瓣:7.6
38、《壁花少年》2012
導演: 斯蒂芬·卓博斯基 豆瓣:8.0
39、《夜行者》2014
導演: 丹·吉爾羅伊 豆瓣:8.3
40、《美國騙局》2013
導演: 大衞·O·拉塞爾 豆瓣:6.7
41、《銀翼殺手2049》2017
導演: 丹尼斯·維倫紐瓦 豆瓣:8.3
42、《招魂》2013
導演: 溫子仁 豆瓣:7.9
43、《達拉斯買家俱樂部》2013
導演: 讓-馬克·瓦雷 豆瓣:8.8
44、《相助》2011
導演: 泰特·泰勒 豆瓣:8.8
45、《極盜車神》2017
導演: 埃德加·賴特 豆瓣:7.0
46、《狂怒》2014
導演: 大衞·阿耶 豆瓣:7.9
47、《血戰鋼鋸嶺》2016
導演: 梅爾·吉布森 豆瓣:8.7
48、《龍紋身的女孩》2011
導演: 大衞·芬奇 豆瓣:8.0
49、《三塊廣告牌》2017
導演: 馬丁·麥克唐納 豆瓣:8.7
50、《聚焦》2015
導演: 湯姆·麥卡錫 豆瓣:8.8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