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豢龍有道
這是什麼智障電視劇啊,一個孕婦高燒38.7度,社區非常擔心,經過協商,一個護士決定住到她家照顧她,並表示,我是護士我懂得怎麼防護,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孕婦懷孕快要足月且高燒38.7度的情況下,中氣十足精神特好的沖護士吼了半天摔了醫藥箱。護士:我也不想在別人家穿這樣!
然後第二天,護士和孕婦隔著一張桌子,目測1米,不穿防護摘掉口罩若無其事的吃早飯!再然後,就……不戴口罩了。
我信了你的邪!武漢晚期居家隔離傳染一堆家人的時候,普通老百姓都不敢這麼伺候病人!
小護士當然是不負眾望的被孕婦感染了,然後也發燒了——不過所幸最後送醫後確認,孕婦和小護士其實都是流感,於是happy ending了。
最後澄清:今天生的是女兒,不是兒子!
@協和醫生Do先生
其實,我一直不懂為什麼有人著急捂住普通觀影者的嘴,觀影評分也不敢打開,甚至要去網絡攻擊普通點評者。
一部影視劇的出品,都應該做好接受每個觀影者點評的準備,同樣每個觀影者都有自己的權利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人喜歡這部劇為之歡呼喝彩,但有人不喜歡也很正常。
當大家看見一些有貶低女性的情節,當有不專業的醫療操作出現在鏡頭裡,為什麼大家不能說出來?只是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就要遭受網絡暴力?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頂著“抗疫第一劇”的旗號,就意味著將聚焦最多的關注度,這種關注不僅是借著這個名號將獲取的流量和榮耀,同樣也要接受人民的檢閱。
沒有人原本就跟這部劇有仇,甚至絕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部優秀的作品都記錄下我們這些寶貴的記憶和經歷。
大家指出的幾個問題,也並非是「難以發現」或者「難以糾正」的問題,而是體現出劇組本身沒有做好足夠的把關,沒有充分的打磨劇本。這背後的”速成”辜負了大家的期待。以”人家不是專業的”為理由是精益求精的表現嗎?何況還沒做到”精”。
而著急刪評論,刪微博,更是暴露了不知悔改之心。
國人對國產劇其實一直都是很寬容的,這次指出問題,也是希望未來能夠做的更好。問題指出並非惡意,而是希望帶來的失望。
關於劇中非常不規範的搶救操作,如果需要出品海外,望重新剪輯或者補錄,不希望因為這部劇讓國外對國內抗疫的努力有任何誤會,這次抗疫國內醫護嘔心瀝血,不應該因為這些劇中不規範的操作而蒙羞。
至於有的人說,這部抗疫劇拍出來不是給醫務工作者看的,我就當是一個小學生的玩笑話吧,如果一部抗疫劇,連參與抗疫的醫護都沒資格去看和點評,那應該是一種悲哀吧。
@潘海天
有些人覺得,《最美逆行者》的出現,說明了審查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審查足夠嚴格,就會把這樣的爛劇攔下來,所以他們紛紛訴求權力的力量,向廣電舉報該片,希望依靠強權力量制勝。其實我覺得吧,恰恰是審查,才造就了這樣的爛片出爐。看了幾集,在這樣本該歸屬災難片類型的劇中,沒有一點兒黑暗沉重的東西,從光明走到光明,最多就是病人家屬不理解,科室對病人觀點不同吵吵架,大量衝突也只能設在家裡關係上了。這就是過審高手拍的呀。
這片的導演編劇多年來在電視劇系統裡混得風生水起,類似娘道那樣的片子口碑雖然崩盤但是流量就是好,各個平台搶著要。他們各路審查體系早就吃得透透的,多年的經驗早培養好了他們的口味和眼光。這樣的人拍獨立女性題材,會避開社會對女性的偏見,機會的不公,而是表現女強人居然不會談戀愛,不會處理家庭關係;他們拍歷史劇情片,個人不被社會所接納時,展現的也不會是人文精神與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劇烈衝突,而是打著母愛的幡子接受所有的封建糟粕,這樣其實最安全,電視觀眾愛看,也沒有什麼風險點可供舉報。
他們倒是不會故意去挑撥新時代女性獨立的價值觀,但是在一些情節設置上,他們那種過時的猥瑣的認識總是會無意流露出來,所以罵他們他們還會委屈呢,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如果放開禁錮,大家在作品中都敢深入探討和展示自己的價值觀,擁有他們這種價值觀的編導人員早就被罵得狗血噴頭淘汰了,可是在大家都不敢觸碰深層問題的世界裡,他們就能濫竽充數活得好好的。
這次不過是到了需要表現中國抗疫這樣大主題的作品上時,問題部分爆發了。在人類和病毒生死存亡的鬥爭中,在真正需要表現醫生、軍人、司機、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病人的生死抉擇和痛苦犧牲的大衝突下,在早期資源緊張,醫護工作者在防護不足,無法充分休息的情況下走上生死場的壯舉中,有多少故事好講述,但他們的慣性動作,依然是把目光聚焦到家長裡短,婆婆媳婦上,對他們來說這些情節熟極而流,潺潺而出,太正常不過了。下架是不可能下架的,因為上層機構和他們是一夥的呀,還要集中力量輸出海外,他們超級認可這套故事模式好嗎。所以,就是這樣了。等著看吧,在真正考驗的題材面前,越是之前能拍賣座片高流量的製作班子,越是集中他們眼中的「優秀」力量,越是會拍出來這樣的爛片。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