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怎樣刺殺他們的總統?

刺殺總統

2009年1月20日,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數萬名警察、特工和軍人高度戒備,嚴陣以待。

這個相當於三分之一個朝陽區大的地方,過去一週迎來了近五百萬名從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地趕來的人。

他們都有同一個目的:

圍觀第43任美國總統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的就職典禮。

這五百萬人,並不是全都那麼友善的。

僅僅50年前,這個國家為了保護幾個黑人孩子上學,還需要出動荷槍實彈的空降部隊,鬧得全世界圍觀。可想而知,第一位黑人總統當選會引起種族主義者多大的心理衝擊。

在奧巴馬還只是總統候選人時,就有他的支持者遭到攻擊,房子被噴塗上幾個字:

奧巴馬滾回非洲!

一個白人卡車司機還準備了兩支步槍和大量彈藥,在奧巴馬的競選會場附近整天轉悠,準備給他一槍。好在及時被抓,沒有機會改變歷史。

這次,有賭場甚至就奧巴馬被暗殺的日期下賭注,獲得大量投注。

然而,這次就職典禮上,被優先級防備的卻是黑人

一個月前,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先後獲得情報:

一個名為索馬里青年黨的極端組織,計劃在就職典禮上發起爆炸襲擊,刺殺總統。

索馬里青年黨,是2009年非洲最為炙手可熱的極端組織之一,一度占領了大半個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把政府軍逼出城外。一年前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

負責總統安保的特勤局給出了兩個方案:

1,取消就職典禮的遊行環節,改為全部室內活動。

2,把白宮外六條街區全部封鎖,設立護欄,只有經過審核安檢,拿到許可證的人員才可以進出。
但這兩個方案,奧巴馬本人都不同意。

如果一個美國總統因為恐嚇就放棄一套完整的就職典禮,將成為世界永恆的笑柄。

何況還是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為此,近一個月裡,特勤局的特工們,把全城的下水道都翻遍了。

全國調集的8000名特勤人員,每天24小時持續尋找可能藏匿炸彈、槍手、武器的位置。

郵筒和垃圾桶被拆除,井蓋被焊死,連所有靠近街道的房屋門把手都被卸下來了。不知是不是怕人一回身拉開門,從裡頭拿出一把火箭筒。

典禮這一天,每個房屋上都有狙擊手,分不同的角度緊盯人群中的可疑對象。

尤其是黑人。

數顆衛星不停地在上空飛過,發送信息。在空中,一架空軍的P—3C型偵察機實時關注地面情況,同步通訊信息,將各個地面單位的情況及時傳輸至特勤局總部。

這架飛機每在空中飛一小時,就要花掉美國的納稅人5萬美元。不包括人工成本。

不遠處的波托馬克河河畔,海軍派出了軍艦巡邏,陸軍部署了導彈攔截系統和生化武器突襲反應部隊。這是當年蘇聯紅軍才能享受的待遇。

就是不知道索馬里青年黨有沒有導彈和生化武器。

下午三點二十三分,遊行開始,總統座駕在近三十輛防彈車輛的嚴密護衛下出發。

因為有肯尼迪的教訓,大部分時間總統都待在車內,隔著防彈玻璃向民眾揮手致意。

遊行開始四十一分鐘後,在一眾高大魁梧的特勤局特工的護衛下,奧巴馬兩口子開始下車遊行,向道路兩旁的人群揮手致意。

離他十幾米外,就是密密麻麻的人群。這是幾萬名安保人員神經最為緊張的時刻。

特勤局特工以每兩米一人的距離站隊,面向人群。

很多裝成路人的便衣特工混在人群中,熟悉的同事不時還能對對眼神兒。

遊行結束後,奧巴馬總統再次上車。五分鐘後安全到達白宮。他安全了。

至此,情報所預測的暗殺並未發生,數萬名安保人員高懸著的心終於放鬆下來。

事後統計,這場聲勢浩大的安保行動,共計花費1.6億美元。

相當於往地上摔了一架F22戰鬥機。

過了幾天,大家正在準備慶功宴的時候,傳來了情報:

索馬里青年黨暗殺奧巴馬的計劃,是索馬里另外一個恐怖組織放出來的假消息。

他們想借美國之手除去自己的競爭對手。

01

每一個到過華盛頓的人,都會為這座首都的簡潔和空曠感到不可思議。

在城市北端的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一座通體白色的三層建築屹立於此,城市的運作圍繞這座建築展開。

這裡就是白宮,一棟出現在各大新聞頻道,電影,電視劇集裡的建築,已經使用超過220年的美國總統官邸。

為什麼它是一座樸實無華的建築,是因為美國開國之父華盛頓認為,留給未來總統的官邸決不能豪華,因為在這裡工作的是國家的僕人。

220年後,美國已成為世界頭號強國,這座白色的建築外觀還是沒什麼改變,仍然質樸到近乎寒酸。

但是,它的本質,已經跟華盛頓的時代完全不一樣了。

它是世界上防衛最嚴密、科技最先進的建築。

按照今天特勤局對總統的保護策略,白宮的安防設施分為三個區域。

第一個區域,白宮外圍2英里的區域。數百名警察和全副武裝的聯邦特工構成了第一道防線,對具有嫌疑的人進行排查。

很多特工是著便衣的,一年四季在白宮門口化裝巡邏。你看到的一個乞討的流浪漢備不住就是特工。

第二個區域,是外牆柵欄到白宮主體建築。特勤局應急行動隊在這裡設置了嚴密的防線,近百名特工值守在草地、花園和建築制高點。

整個白宮周邊的區域都布滿了地下動作感應器,任何的人員、動物走動都被納入監測。

對於可能潛在的入侵者,一旦翻越柵欄被監控和動作感應器偵測到,就會觸發第二道防線。特工一聲令下,警犬隨時衝上去。

出擊的口令是:

斯大林!

聽到這個名字,幾條馬里努阿犬便會將襲擊者撲倒撕咬,應急行動隊的特工們便會將其拿下。

曾保護過奧巴馬的馬里努哈警犬

選擇馬里努哈犬,主要考慮到這種犬在咬合力、彈跳力、興奮度等方面的絕對優秀,一隻經過訓練的成年犬咬合力達到90公斤,可以輕鬆掀翻一個成年人。

繁育和馴化這種狗的成本,比德國牧羊犬要高。但白宮用得起。

第三個區域,白宮內部。

在白宮132間大小房間內,各個房間都配置了各種應急報警按鈕,雕像、畫作、家具、地毯上都有隨時可以觸發的警報按鈕。

如果觸發警報,近40名在白宮內部對總統貼身保護的特工會隨著警報蜂擁而至。

也有人曾經試圖開闢捷徑,比如從空中進入。

1994年9月12日凌晨,當華盛頓整座城市酣睡的時候,一架塞斯納小型飛機在夜幕掩護下闖入華盛頓的禁飛區,搖搖晃晃的飛向白宮,最終墜毀在白宮草坪上。襲擊者當場死亡。

墜毀的機身殘骸落在了總統臥室的窗戶不遠,所幸的是,那天總統剛好不在白宮。

事後調查報告顯示,這名駕機襲擊的男子有精神病歷史和酗酒史,曾因吸毒被判緩刑。當天晚間,男子在飲酒後在華盛頓附近一個小型機場盜竊了這架小型飛機,撞向白宮。

整個事件,暴露出特勤局的工作存在疏漏,沒有考慮到空中襲擊的可能性。

根據這次的教訓,白宮加裝了導彈防禦系統,可以對不明飛行物和導彈來襲有效防禦。至於安裝的位置和細節,完全保密。

特勤局甚至預設了更壞的情況,比如遭遇核武、化武襲擊,總統就被送往白宮東側地下6層的一個地下室:
末日堡壘。

這座建於1942年的地下室,最初設計時為鋼筋混凝土厚2米,鐵門厚1米,設計初衷為躲避可能到來的納粹德國空襲,保護時任總統羅斯福。

按照當時的設計,堡壘內可容納200人,內部空氣供給系統可維持48小時的運作。

而在之後的幾十年裡,防備的目標變成了蘇聯的導彈。

這座堡壘被多次加固,鋼筋混凝土牆被增厚數米,鋼鐵防護門再次升級,足以抵禦萬噸級TNT當量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襲擊。

當然這只是道聽途說,具體可信度有多少誰也不知道。關於堡壘防護的具體細節,曾經被無數媒體和記者追問過,但白宮發言人多年來面對媒體給出的答案都只有一個:

無可奉告。

02

這些年來,特勤局內部有一條反覆被強調提及的信條:

當美國總統脫離保護走出白宮時,他有可能活不過一天。

白宮是最安全的建築,但美國總統不可能永遠藏在白宮裡。

他需要四處走動和出訪。而因為各種原因仇恨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這裡前後住進了45任美國總統,其中9人曾經遭到刺殺,4人死亡。

全都是被美國人自己幹掉的。

包括美國公認最偉大的總統,林肯。

1865年4月14日晚,南北戰爭剛剛結束四天。林肯在華盛頓一家劇院包房觀看歌劇《我們美國的表兄弟》。這是一出純粹的娛樂喜劇,被評論為,低級趣味。

一個仇恨北方的喜劇演員在現場黑暗中,趁著音樂高潮和觀眾的鼓掌聲突然推開林肯所在的包房,衝著他的後腦開了一槍,林肯中槍倒地,第二天去世。

林肯當時看歌劇的包廂

調查結果令人瞠目結舌。這個演員竟然是當天中午去劇院取一封信的時候,偶然聽說晚上林肯要來看戲,臨時起意的。

而且,他能準確地知道和摸進總統所在的包房,成功刺殺得手,事後還能安然逃脫。

美國對國家元首的保護,形同虛設。

只有一個警官負責保護林肯,而他還沒有值守在身邊,而是去了歌劇院隔壁一家酒吧,喝得五迷三道。

後來,這個警官被派去保護林肯夫人的安全。

林肯被刺殺的同一年,美國成立了特勤局。它的職責起初是打擊偽造貨幣、詐騙、走私。

後來,政府逐漸意識到,美國總統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暗殺和襲擊事件的目標,保護總統本身也就上升到一項政治任務。特勤局就多了一項工作。

美國共有45任總統,其中9個曾經遭到刺殺,死亡4個。

每一個防禦經驗,都是用總統們的鮮血換來的。

1963年11月22日,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出席活動,在車輛經過市區街道時,大廈內伸出一支步槍,連開三槍。

一槍擊中了總統頸部,一槍擊中了總統頭部,總統當場死亡。這一槍改變了世界。

這場刺殺成功,並非槍手有多麼準備充分,而是當時的特勤局在安保上存在致命的漏洞。

首先是為了讓總統方便向公眾揮手,乘坐了一輛緩緩前進的敞篷轎車,完全暴露在狙擊手視線之內。對總統活動範圍內的高處窗口,也沒有做認真的排查。

其次是距離人群太近,原本站在總統座車兩旁的特工下車跑步前進,避免人群失控。導致他們聽見第一聲槍響,也來不及撲上去掩護總統。

另一次失誤是針對福特總統的刺殺。

1975年9月6日,美國第38任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在舊金山一家飯店前遭到刺殺,凶手是一名45歲的女性。

刺激她作出這番舉動的原因,是不久前福特宣布無條件特赦了因為水門事件辭職的前任總統尼克松,而他則繼任了美國總統。

很多美國人認為,這當中充滿了骯髒的腐敗交易。而福特就是罪魁禍首。

幸虧旁邊有個殘疾老兵發現不對,衝上前來摁住了她的手臂,這枚出膛的子彈擦著福特頭部約1米的地方飛過。

特工們的臨場反應是:將總統抬起來,用最快速度扔進車裡。

結果,因為沒有提前打開車門,總統沒被子彈打中,倒是結結實實的被幾個彪形大漢扔過去撞在了車身玻璃上,差點背過氣去。

這兩次刺殺給予特勤局的經驗是:

總統座車絕對不能用敞篷車,車門必須保持完全打開。

刺殺福特未遂的那位婦女被判終身監禁,後來在監獄蹲了33年。

在她離釋放還有兩年的時候,福特去世了。

她出來以後就直接住進了養老院。

03

為了避免對總統的威脅,讓特勤局為總統規劃了一套特別的保護方法:

同心圓保護法。

意思是,按照目標的活動範圍,設置三個以上的同心圓實施保護。

最外層由警察負責初步搜查和巡邏,中間由特勤局人員負責安全檢查,確保總統所到之處的秩序。核心層是特工組成的貼身保護組,必要時充當人肉盾牌,為總統擋子彈。

這是真的。

1981年3月21日,第40任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華盛頓一家酒店發表演講後計劃返回白宮。

在總統踏出酒店大門,特工打開車門時,現場一名男子突然掏出一把左輪手槍,對準總統所在的人群連開六槍。

這六槍彈無虛發,分別擊中了一名白宮新聞發言人,一名執勤警員、一扇酒店玻璃,一名特工、總統座車的防彈玻璃和防彈裝甲。

擊中防彈裝甲的子彈出現了反彈,射進了70歲的總統肺部。

但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四分鐘後,總統被送到醫院急救,在接受手術後13天出院回到白宮。

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槍擊中後還能生還的總統。

事後調查報告顯示,這名槍手在1.7秒的時間內打完了彈夾內的6發子彈,多虧特勤局特工們訓練有素,才讓總統只是受傷,沒有喪命。

首先是貼身護衛的特工在槍響瞬間站成了大字形,穩穩的擋在總統面前替他挨了一槍,如果沒有這一擋,子彈大概率會擊中總統頭部。

其次,另一名特工將總統及時扔進了車內。

最後是靠近人群的特工徒手奪槍,將該男子擊倒。並且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他,避免他被激憤的人群掏槍打死。
每工作六週之後,總統特工們都會進行一次輪班,回到軍事基地進行兩週的回爐訓練。

其中的一個訓練重點就是,觀看各種刺殺事件錄像和實戰演練,真槍實彈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偷襲、槍戰和劫持事件。

按照生理學的研究,正常人在面對這類突發事件時,往往需要5-10秒甚至更長的反應時間。這麼長的時間,總統有幾條命都不夠。

特勤局的訓練,就要確保每個特工的反應變成本能,忠於職守。

更不用說瀆職和臨陣逃脫了。

里根遇刺現場

相比之下,三年後,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被她的貼身衛兵刺殺。槍聲一響,其他衛兵拔腿就跑,兩名凶手從容不迫地又打了她整整39槍。

事後調查顯示,這個名叫約翰·欣克利的26歲男子刺殺總統的原因是:

數次追求好萊塢女星朱迪·福斯特無果,希望通過暗殺總統,獲得她關注。

他用一句話來評價自己:

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愛情表白。

次年,欣克利被聯邦法院指控13項罪名,面臨電椅。

但,欣克利的父親是科羅拉多州一家石油公司總裁,身家不菲。他花了數百萬美元,聘請了一支號稱美國律師夢之隊的刑事辯護隊伍。這支辯護隊伍堅稱,欣克利在開槍時處於精神失控狀態。

最後,法官宣布欣克利無罪。

有里根的支持者當即表示,要進行私刑審判,槍殺這位罪大惡極的刺殺者,甚至對他的家人動手。

這一裁決引起了全國性的不滿。美國國會和全國各州議會紛紛修改法律,為以後法庭採信精神疾病加上了更嚴格的條件,幾個州甚至直接廢止了精神病可獲得無罪判決的法律。

當然,一句無罪並不能免去責任。欣克利被送進華盛頓一家精神病醫院,一住就是三十四年,出院那年正好直接領養老保險。

直到2016年出院後,他仍被限制不得隨意外出,不得接受採訪,定期看精神科醫生以及強制社區服務。

今天,特勤局在全美記錄了超過10萬名曾對歷任總統發出威脅的人員,密切監視其中超過100名具有高度作案動機的嫌疑分子,隨時關注他們的動向。

04

經過這麼多次悲劇和有驚無險,如今的美國總統保衛措施,已經嚴密地系統化了。

總統出行尤其是出國,經過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座樓廈,包含出入口、樓層、電梯、地板、通風口、樓道轉角、廚房通道都被全部周密檢查,數百名特勤人員會在總統到來前在此值守,確保安全。

總統出發時,將會有兩架完全一樣的空軍一號專機起飛,一架搭載總統,另一架作備用。

這架飛機裝載了全球最先進的機上通訊設備,確保白宮能做的事情包括用核武器毀滅世界,都能在機上完成。同時,飛機上的電子干擾設備也可以在遭遇導彈襲擊時施放干擾,讓導彈失效。

想要保護好總統,離不開為這些為總統安保定製設計的裝備。

首先是總統的裝備。

總統會根據場合的風險程度穿上哥倫比亞設計師Miguel Caballero設計的防彈衣,外觀和常規的西服一模一樣,但使用了具備防彈效果的特殊材料。

這款防彈衣最初並不是為總統定製的,而是為南美的毒梟們設計的特殊時裝,可以抵擋9毫米手槍子彈或者常規衝鋒鎗彈。

為了證明它的安全有效,設計師竟然拿老婆當人體試驗,讓她穿上這款衣服,然後對著她腹部開槍。

美國總統搭乘的車輛,是一款造價120萬美元,不對外出售的的凱迪拉克防彈裝甲轎車,代號「野獸」。

這輛轎車重達七噸,相當於四輛豪華轎車的重量。

其中,一扇車門重量就達到了三百斤,車身使用厚度十五厘米的防彈鋼板,車窗使用多層超高強度防彈玻璃,車體採用全密封設計,配備獨立的供氧系統和滅火系統,能夠完全抵禦生化襲擊和意外起火。

後備箱內,儲存了數瓶與總統同血型的血液和各種醫療應急物資。

同時,泡棉密封的油箱保障了車輛被槍擊時不會起火,實心輪胎讓車輛在輪胎遭到破壞後也能繼續行駛數百公里。

其次是全副武裝的總統車隊。每次總統出行時,都有二十五到三十輛安保車輛隨行。

出行前,路線車率先出發打頭陣,提早五分鐘開道了解路況,引導車提前60秒出發,隨後主導車引領車隊,在裝備重型武器的中衛車的包圍下,總統坐車和誘餌車開出。

兩輛完全一樣的總統座車,一輛是總統乘坐,一輛作為誘餌,在行駛中不斷變換位置,使潛在襲擊者無法判斷總統的確切位置。

然後是通訊車,確保車隊使用獨立加密信號通訊;干擾車,屏蔽干擾沿途通信信號,讓可能存在的遙控爆炸物失效。

最後還有若干支援車輛,特勤局後備特工,突擊隊員,醫生,軍隊協助人員等。

另外,車隊內還會跟隨一輛連接衛星上傳影像的攝影車。

如果總統在這樣的嚴密保護下仍然被刺殺,攝影車會將全過程完全拍下,供後續教學訓練使用。

但哪怕是做足了各種準備,也難免遭遇到各種突發情況。

有時候,意外來自一雙突然飛來的皮鞋。

三年後,布什訪問伊拉克,與伊拉克總理共同舉行撤軍記者會。

當布什準備發言時,台下一位伊拉克記者扎伊迪突然脫下自己腳上的皮鞋,一邊扔一邊高喊:

這是伊拉克人給你的告別之吻!

這是為了給那些寡婦、孤兒和所有在伊拉克被殺害的人報仇!

台上的布什眼疾身快,迅速閃躲過去,還對台下開玩笑:

你們知道嗎?他向我扔的鞋子應該是44碼大小的。

最終,這位記者被伊拉克中央刑事法院以襲擊外國元首的罪名判處一年監禁,送進了一所軍事監獄服刑。

在監獄的一年裡,這位伊拉克記者被打得多處骨折。

他感嘆:打我的人裡沒有美國士兵,動手的是伊拉克安全部隊的看守們。

如今,出獄後的他宣布競選國會議員,並在2018年成功當選。

而他的下一步計劃,是成為伊拉克總統,有朝一日再和美國總統面對面。

05

刺殺美國總統,也逐漸從現實故事轉換為影視作品。

類似電影《白宮陷落》、《倫敦陷落》、《天使陷落》這樣的三部曲,在熒幕上一遍又一遍嘗試在各種場景裡幹掉美國總統。特勤局的人一邊看一邊恨得牙直癢。

而在現實世界,科技已經讓攻守雙方的力量過於懸殊,一個人靠著一支槍就能幹掉總統的時代已經逐漸過去了。

這些年來,又發展出來一個規律:

那些高喊著幹掉美國總統的人,很多被美國搶先一步幹掉了。

還有一些聰明人,一邊喊著口號,最後都移民去了美國。

來源:8字路口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