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岳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岳飛的妻子兒女呢?這麼說吧,沒有善待,但也沒有特別針對,總歸是留了條生活,沒有趕盡殺絕。
岳飛16歲時,奉母命與劉氏成親,生了岳雲、岳雷兩個兒子。但是,也許是因為岳家貧困,劉氏對岳飛並不滿意,岳飛投軍抗擊金兵時,劉氏拋家棄子,兩次改嫁。後一次嫁的還是韓世忠軍中一押隊。
史料記載,某次岳飛給韓世忠送信,韓世忠讓信使給岳飛帶話,說「傳語岳宣撫,宣撫有結髮之妻,見在此中嫁作一押隊之妻,可差人來取之」,岳飛不理會。
韓世忠可能覺得岳飛薄情,竟然上書宋高宗趙構,岳飛這才道「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侍老母,不期妻兩經更嫁,臣切骨恨之。已差人送錢五百貫,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趙構接受了他的解釋,並沒讓他一定接回劉氏。
南宋極為注重大臣的私德。要是沒有充分的理由,也許岳飛將被趙構責備。但是,要說韓世忠存心為難岳飛,倒也未必,他可能是受了劉氏的矇騙。劉氏為了富貴才改嫁押隊,結果岳飛地位越來越高,小小押隊根本無法相比,她怎會甘心?
後來岳飛在戰亂中認識了宜興姑娘李娃,結為夫妻。兩人夫唱婦隨,感情極好,岳飛沒納一個侍妾,身邊只李娃一人。在盛行納妾的南宋,這是很少見的。李娃生有岳霖、岳震、岳霆三個兒子。
岳飛被害時,長子岳雲也入獄,一同遇難。李娃帶著岳雷及三個親生兒子,一起被流放岑南惠州一帶,二十年後才得以平反。
這二十年中,母子五人相互扶持,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歲月。平反後,朝廷復原李娃的誥命封號,又加封為楚國夫人。臨終前,李娃留下遺囑,讓將她葬在婆母的身邊,泉下繼續盡孝。
長子岳雲被追贈安遠軍承宣使之職,他有二子一女,長子岳甫,次子岳申,女兒岳大娘。岳甫官至吏部尚書,在南宋頗有影響力。這一脈在安徽合肥繁衍生息,後人有近萬名。
次子岳雷被封為忠訓郎,官至翰林院大學士,死後追封紹忠侯。小說《說岳全傳》中,岳雷被神化了,帶領宋朝將士橫掃金國,完成了父親岳飛未盡的事業,但那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
三子岳霖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待制,贈大中大夫,死後追封纘忠侯。他一生致力於收集父親遺事,為其辨冤,他的兒子岳珂在此基礎上編成《鄂國金佗稡編》28卷、《續編》30卷,這是後人研究岳元帥及當時南宋情形的重要資料。
四子岳震曾任朝奉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後被追封為緝忠侯。
五子岳霆後任修武郎、奉直大夫。也有一些資料說,岳震和岳霆並沒有隨母流放,噩耗傳來,岳飛舊部便保護著他們兩人渡過長江,改姓鄂,藏在黃梅大河之濱,後遷到聶家大灣。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們就少受了一些苦,是大好事。岳飛還有個女兒岳安娘,不知是劉氏還是李娃生的,事蹟不詳,只知嫁給一個名叫高祚的人,高祚後被補為承信郎。至於很多影視劇中出現過的岳銀瓶,有些學者認為真實存在,有些學者認為杜撰,不能確定。
秦檜沒有追殺岳家人,當然不是因為他仁慈。而是因為,要岳飛性命的實際上不是他,是皇帝趙構。
趙構起初挺賞識岳飛,像他這樣能打又忠誠的將領,哪個皇帝不喜歡?但是,當岳飛對金作戰即將取得決定性勝利時,趙構慌了。
為啥?因為岳飛不僅要收復失地,還想迎回二聖,即靖康之變中被金人擄走的宋徽宗和宋欽宗。那時宋徽宗雖然已死,宋欽宗可還活著呢,他要是回來,趙構的皇位就有點不穩。
靖康之變是宋朝不可承受的恥辱,很多忠臣良將日夜想著雪恥。岳飛並非對二聖有什麼感情,只是他們代表著宋朝的尊嚴。他們在金國受辱,宋人也顏面無關。因而必須迎回。
趙構也不是不知道此節,但和皇位比起來,尊嚴、親情什麼的得往後靠。於是不顧戰局正順,極力促成「紹興和議」, 解除了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的兵權,兩國休兵。
金國提出「必殺岳飛」的條件,正中趙構下懷,隨後授意秦檜製造冤案,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岳飛。
大家知道趙構是在什麼時候發出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師嗎?是在收到岳飛克復西京河南府的捷報之後。幾乎是一得知岳飛大敗金兵,趙構就慌忙讓他撤軍。
沒有比這更荒唐的事了。忠臣在前線為君王血戰,成功在望,君王卻一心只想著跪舔敵國。岳飛悲憤地說「臣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非臣不稱職,權臣秦檜實誤陛下也。」
實則不是秦檜誤皇帝,是皇帝誤天下。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