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精致包裝的豬

张锡锋

文: 曈小曈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定。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定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定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

上學時看到王小波《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不禁感慨他的靈氣和有趣,笑中帶淚,回味無窮。

很多年過去了,又來了一只豬。

一只精致包裝的豬

「我是來自農邨的一只土豬,立志拱了城裡的大白菜。」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很激動。

之所以激動,因為人們看到了自己曾經的樣子:少年壯志、慷慨激昂、勇敢前行。

還有引發眾人共鳴的現實感受:農邨的困境、窮人家的孩子、家族的希望,讓人不禁動容。

熱烈的演講

從演講的形式來看,張同學(张锡锋)很優秀。

十分種的演講,我看了二遍,覺得很慚愧。記住這麼多的內容,展現這麼強大的情緒控制,全程淡定自若,該悲傷的時候就悲傷,該激動的時候就激動。工作這麼多年的我,還做不到。

除了慚愧,還有羨慕。這樣的脫稿演講,不是念稿子的背書,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能力。一位高中生能有這樣的臨場表現,是父母精心培養和孩子自身努力的結果。 夏小強的世界 https://www.xiaxiaoqiang.net

看一下張同學的介紹

一只精致包裝的豬

班長、課代表、紀檢部成員;(請問一下,中學的紀檢部是甚麼職能?)

豐富的管理經驗,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

熱愛演講,熱愛身邊的人。

做到這幾點,在八千人的衡中並非易事。 夏小強的世界 https://www.xiaxiaoqiang.net

張同學這麼突出,他真的是自稱的一只從小在匱乏的農邨上學、轉學後飽受冷眼、現在努力撅起準備拱城市大白菜的土豬?

土豬的背後

讓我們再多想一點:

能夠在大幾千人的衡中做班長、課代表,成績自然是毋庸置疑;

能夠被挑選出來上電視做演講,家長和學校領導肯定是放心的;

演講中有張同學父母的特寫鏡頭,他父親是開著帕薩特來接母子,看來生活得不錯。

這位成績好、表達好、表現好的張同學,雖然其家庭的詳細情況我不清楚,至少應是衣食無憂。

根據統計局的國民收入數據,自稱「土豬」的他,已經超越了衡中的大多數同學。從全國平均來看,如果他這樣算「土豬」的話,那和城市的普通「大白菜」並無二致。

演講中,他還提到了同學期望上的大學,北大中文系啥的。北大中文系的難度,有多少「土豬」會有這樣的奢望呢?就算城市的大白菜,99%也是不敢想的。

所以,張同學在演講中自比「土豬」,大家不必太介意。我猜他的理想,其實對標的是帝都高級大白菜。作為河北的學生,也可以理解。 夏小強的世界 https://www.xiaxiaoqiang.net

相對人設的包裝,更重要的是觀念。

批評和詆毀

張同學確實很努力,表現很優秀,我們並不苛求完美的少年,但一些不中聽的話還是要說出來。

而且,文明社會大家都能說話,好聽或難聽,表揚或批評,都是正常態。但在張同學看來,很可能這是詆毀。

為甚麼是「詆毀」,張同學的理由是:

「衡中高三,淩晨五點半時的樣子嗎,你以為我們每天天不亮,就奔向操場,一邊奔跑一邊呼喊是為了甚麼,是假裝嗎,是作秀嗎,我們是為了改命啊。 」

好的命運當然不需要改,張同學說的改命,意思是改變不好的命運。通過努力改變命運,這樣的想法挺好。但有了美好的願望,並非就代表了「正義」。

簡單的例子,有人「跑步前進」,也有人「日後提撥」。還有更隱蔽的,他們壓制自己的欲望但積極推出劣質的政策,期待更上層樓。更大的視野,拉登要改變阿拉伯人的命運,希特勒要改變德國人的命運,最後卻是災難。

良好的願望,每個人都有。努力「改命」,並不等於正義。但更重要的,是理解社會,設定合理的目標,找到適宜的方法。

張同學一心求進步,把批評的聲音稱為「詆毀」,以「誅心」的方式阻止他人的評論。說明他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定義為「正義」的化身。誰批評他的說法,都是在反對「正義」。

公共問題是規則問題,規則對所有人適用,所以要努力避免對個人道德的攻擊。但東亞的普遍問題,是缺乏公共討論的能力。正常的話題討論,經常變成這樣的風格:你甚麼立場?你甚麼居心?

誅心之論,從不說理,永遠無敵。這種簡單的思維方式,恰恰是最讓人恐懼的。  

那麼,張同學為甚麼這麼想?

價值原點

張同學在演講中說,以前想象過自己的前景「很失落,非常失落」,失落的原因是「我就註定,只能是個普通人」。後面還有同樣的表達:「你可以選擇去做一個平凡的人,但請你千萬不要去做一個,平庸的人,做一個普通人。」

如果做了普通人,他就會「有一種落差叫沒能達到自己最初的期望,還辜負了曾經受過的苦難。」

我不清楚張同學如何定義「普通」、「平凡」、「平庸」?為何反感做普通人,其實世上的人們,大都是普通、平凡、平庸的。 夏小強的世界 https://www.xiaxiaoqiang.net

從前後文字來看,張同學把現在的努力視為苦難。為了將來的不普通,他必須經歷苦難。中文語境,苦難這個詞和困難不同,苦難帶有強烈的仇恨感。

作為一名學生,生活中會有困難,但又不工作,又對家庭和社會無貢獻,成天白吃白喝,談甚麼苦難?如果張同學的經歷算苦難,那他的父母,他的老師,我們所有工作的人,都比他苦難多了。看他扭曲的表情,對世界如此充滿抱怨甚至仇恨,哪來的這麼多戾氣呢?

正常的人生,付出了未必有回報,苦難更是與輝煌無關。從歷史來看,一旦腦子裡充滿仇恨,大概率是從苦難走向更大的苦難。

張同學其實快接近一些真正的問題,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如果他認為自己的學習是苦難,那麼,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苦難?那麼,自己的想法有沒有問題?父母的培養有沒有問題?學校的教育有沒有問題?社會的導向有沒有問題?

可惜他沒有一絲掙紮,十分鐘演講中,他只是無條件接納並拼命適應這樣的環境。雖然看上去很慷慨激昂,卻是一個早就躺平的少年。

既然躺平,對話就無法進行了。

綜述

張同學《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的演講有三個特點:技術很好、情緒很多、思考很少。

演講很有技術含量,展現了良好的情緒管理、表情管理、形體管理。演講很有情緒力量,用一些大家關註的詞匯不斷刺激到人們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節奏感很好。但是,演講缺乏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優質的內容。有點象那些千篇一律的花美,和突然冒出來的很多電動汽車,徒有一個漂亮的殼子。

聽了這個演講,可以肯定的是,雞娃的家長很高興,大家都很努力。被雞的學生也高興,苦難是值得的。衡中的校長很高興,本校人才露臉了。教育管理也高興,大家都挺進步。而教育這個讓全社會焦慮的話題,最後轉化成了一種口號式的二句:「愛拼就會贏」、「明天會更好」。 夏小強的世界 https://www.xiaxiaoqiang.net

我們看到自己境遇不佳,努力是應該的,但努力的目標是甚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衡中推出的優秀生,腦子裡依然充斥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衣錦還鄉、光宗燿祖」這些生存哲學,永遠生活在他人的評價中,絲毫沒有對自身價值和精神的反思,那教育觀念不還停滯在幾百年前嗎?

張同學不甘命運,不甘普通,作為衡中的風雲人物,有他的未來。正如那句豪言壯語所說: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不過,按照張同學目前努力的方向,如果他歷經苦難,進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有了好收入,拱了城裡的大白菜,以為自己擺脫了「平庸」,不用再做「普通人」。

最終的結果,是張同學自己成了城裡的大白菜,等著新一代的土豬繼續慷慨激昂地來拱。經過多年的打拼改命,他終於活成了自己從前討厭的糢樣。

在我看來,張同學還年輕,未來有無限可能。有一句話不得不說,每個人自尊自立,不做人下人,也不做人上人,努力做個普通人,不香嗎?

因為人生,終究是自己的。

來源  歷史之曈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