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亮
這些話不是指導別人的,其中有一些是我的個人教訓。我多希望自己二十出頭的時候就明白這些。
01.勞動是不能致富的,一定要搞點投資。早點買房。自己所在的行業,所熟悉的領域,買點股票;還不熟悉的話,去請教,去搞明白。你所在的行業那麼多人那麼多資源,不要浪費,不要只用來吐槽或者一起吃飯閒扯。
02.很多媒體喜歡渲染勞動者和企業家之間的矛盾,這是因為仇恨與焦慮,是最容易傳播的,是最能夠帶來流量的。報導一萬次工人收入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比不上報導一次工人跳樓。工業革命時代英國的許多著名文人喜歡寫文章告訴大眾當時的工人生活何其悲慘,但這些文豪住在富人區,連工廠都沒去過。 ——永遠不要被媒體和文人的修辭所迷惑,他們對市場經濟一無所知。那些喧囂的言辭,流行的觀念,往往與你真正的利益背道而馳。
03.老闆不是打工人的對立面,相反,雙方是合作關係。是企業家用資本創造了就業,投資了新技術,讓商品越來越物美價廉,讓打工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企業家不是剝削者,而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要尊重企業家,成為企業家,而不是抹黑和詆毀他們。 ——企業家和企業家競爭,才會帶來打工人工資待遇的提升。企業家越多的地方,資本越多的地方,打工人的收入就越高;工人和工人競爭,為什麼會有用工荒?為什麼搬磚一天的收入可以漲到兩百,因為工人不夠用了。
04.凡是沒有寫在白紙黑字的合同上的,都不要輕信。尤其是飯局上的那些承諾。
05.在職場上你有可能會遇到各種侵害自己權利和利益的事情。這種侵害可能來自老闆、領導和客戶,也可能來自身邊的同事或下屬。你的朋友圈裡,要有至少一兩個靠譜的律師。萬一遇到事情,你要做的不是哀怨賣慘,而是第一時間找律師。你哀怨的時間,很可能就會錯過收集證據的最佳時間。比如說,公司讓你背鍋後把你辭退了,大門都進不去了,你還怎麼收集證據?還有,《勞動法》一定要買,一定要認真讀,不管你是老闆還是員工。
06.永遠不要以打工人的名義在社交媒體上自憐自艾。自憐是一種惡劣的心態,是進步的阻礙。自憐只會讓你沉浸在負面情緒中,不會激發你的任何行動和改變。布老師說:“幾乎所有可憐自己的人都是井底之蛙。”——今天的社交媒體早已不是熟人小圈子,而是向大量弱關係的陌生人展示自己優勢和美德的地方。讓別人看到你有哪些優勢值得一起合作,社交創造機會,社交改變命運。但如果你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都是自憐自艾的內容,只會讓人對負能量的你避而遠之。如果有痛苦鬱悶,最好的方式是找一個朋友或家人傾訴,而不是在社交媒體上對一大堆陌生人發洩。
07.很多時候,領導或者老闆就是你在職場中最好的老師和最重要的資源。如何領導別人,如何創業經營,如何投資理財,如果有心,他們的優勢和錯誤都能讓你學到很多。要做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善於協作的人。永遠不要做一個善於吐槽工作的人。你的吐槽也許能得到周圍同事的許多附和,但他們心裡想的很可能是:等我升職或者創業時,絕不帶這樣的人一起玩。
來源 齊亮說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