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洋富商
一
學習逃生技術,最好的老師不是生存專家,而是逃犯,因為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
最好的課本不是特種兵的戶外生存訓練教學,而是逃犯的真實案例。
如果這個逃犯曾經是個特種兵,他的案例就更值得研究學習。
如今就有這麼一個真實的特種兵逃犯的案例。一個價值70萬懸賞的逃犯,逃亡41天後被抓捕了。
氣候溫暖的哀牢山凍死了四個地質工作者,懸賞70萬抓捕的逃犯卻能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生存41天。面對這樣的事實,你是否很困惑?
這個逃犯一定有過人的逃生能力。即便他是罪犯,他的逃生技能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研究的。
二
朱賢健越獄逃跑後,周邊展開地毯式的大排查,當時他並未走遠,而道路上的諸多監控也沒發現他。他到底躲在哪裡,能躲在這種大規糢的排查?
據說當時他躲在一個賓館的管道井裡。所以雖然警方挨家挨戶找線索,看了無數的監控視頻,卻沒有發現躲在管道井裡的朱賢健。
躲過排查後,朱賢健得找到脫身的路徑,他的第一站是磨盤山。警方自然也會想到磨盤山這個地方,也對磨盤山進行封鎖和搜查。但是並未找到。
朱賢健沒有在磨盤山獃太久,馬上又轉移地點,穿過林區和田野,躲過監控,到達豐滿。豐滿這邊有個廢棄的景區,景區裡有一些廢棄的建築,這成為他的庇護所。
朱賢健曾經藏在廢棄景區的一個鍋爐房的地下涵洞,這張照片據說是他曾經藏身的地方。地下涵洞雖然陰暗、潮濕,但是氣溫比露外面高很多,可以避風,避雨,躲開大風雪,這樣就不會被凍死。
朱賢健被抓的的時候,他偷了一隻小船,逃到水庫中間的小島上,上面有一個看守魚塘的小房子。
三
除了這些地方,還有什麼好地方適合逃生的時候庇護呢?
其實警察的通告也是一份很好的戶外逃生學習資料。
長春市公安局針對逃犯朱賢健發布懸賞通告稱,在長春地區範圍內,請廣大群眾主動排查自家周邊棚戶區、閒置房屋、高層小區消防通道、地窖、柴草垛、介房、廢棄房、礦井、山洞、窩棚、涵洞等可能易於藏匿的部位,註意發現逃犯蹤跡,並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
這個公安部門的通告,其實也是一份逃生隱藏的科普文,告訴大家哪些地方最適合躲藏。
四
朱賢健為何會被抓?
他住在涵洞裡被發現行蹤,是因為偷麻花、白酒之類的食物,而被人覺察。
他沒想到的的是,偷幾條麻花,也會引起邨民的警覺。
第二次被發現,是偷船後,失主去舉報,警方根據線索找上門,開槍傷了朱賢健的腳,然後抓捕他。
朱賢健選擇的地點很適合躲藏:一個人跡罕至的廢棄景區,在這種地方行走不像荒山野嶺惹人註目,也比荒山野嶺更容易獲取生活物資。
他住在水庫邊,絕不會缺水。
他若是身邊有一個釣魚鉤,就可以釣魚,而不需要到邨裡偷麻花吃而被發現。
他若是有一包沒有煙的固體燃料或固體酒精,半夜出來到水庫釣魚,在涵洞裡烤魚吃,或許就可以在涵洞躲藏很久而不被發現。
他沒想到的是:一個農民丟一條小船這種事,會驚動警方。日常遇到情況,農民不會馬上去報案,而是會自己先去找一下,因為水庫很小,船不會丟失。警方也未必為這種小事出警搜查。
但是他的逃亡成為大案,到處都為他布下天羅地網,任何蛛絲馬跡都會有人註意到,即便誰家裡丟失幾條麻花,也會想到是被逃犯偷走。
這樣的全民抓捕下,要想逃亡,真是很難。
一位警察說:逃犯朱賢健漢語水平有限,語言不通,一旦布控懸賞,他就沒法在出來人群裡混。
朱賢健若是精通中文,或許他偷渡到中國的第一天就可以找到吃的食物,也不至於發展到入室盜竊、持刀傷人的地步。盜竊只是小罪,持刀傷人就是大罪。
所以,懂外語和各地方言,也是生存的重要技能。
來源 金二
傳播真相 探究歷史 支持正義 分享快樂
Follow @xiaxiaoqiang